第29章:意境武学_玄圣灵仙
笔趣阁 > 玄圣灵仙 > 第29章:意境武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章:意境武学

  李余宁全身心地沉浸于战斗之中,浑然没有察觉一旁的天台入口处多了一个人在观察自己。

  尸傀的武功招式除了出厂自带的数据库外,还有夏从天录入的各种武功数据。依李余宁的见识,尸傀的《龙虎大擒拿》武功感悟至少有三十年。

  对于《龙虎大擒拿》这种基础武学,三十年的感悟与四十年的感悟并没有差太多,尤其在力量限制一千斤时,两者之间的差距更是趋近于无限小。

  李余宁能够清晰地感受到,伴随着自己的拳脚活动,那旺盛的心火将全身点燃,而那深藏在肉身之中的星灵血龙髓的药力也被凶猛地激发而出,持续强大着他的肉身,令他的本命元气也开始缓缓壮大起来。

  筋骨再次发出龙吟虎啸般的声响,一个古朴的字印缓缓浮现在李余宁的心间。

  这正是当日李余宁镇压星灵血龙髓中的龙意后凝炼出来的字印。

  浅浅的龙吟又再次在耳畔回荡起来,但这一次却再没有动摇李余宁的心神,恰恰相反,伴随着龙吟声,李余宁渐渐感觉自己似乎化作了一头神龙,两臂伸展之间便是游龙飞腾,筋骨的轰鸣则是游龙升天的怒吼。

  那本就运用存乎一心的《龙虎大擒拿》,霎时间发生变化,拳谱中的一招一式,在李余宁的脑海中渐渐淡去,拳谱中的章法也渐渐无法对李余宁产生束缚。

  他运用的仍旧是《龙虎大擒拿》,但却已经超出了《龙虎大擒拿》原本的模样。

  “意境?!”

  孟新柔瞪大了眼睛。

  武功也好,道法也罢,一切在道基境界之前所学的法门,其最终的归宿就是在突破道基之后被修士凝练为灵性。

  将修行的法门凝练为灵性,代表修士彻底超越了法门创始者的藩篱,万般法门归流,最终铸就为修士自己的修行之路。

  而有一些天纵之才,未曾突破道基之时对武学的理解超越了武学的创始人,而又由于境界不够,无法凝练为灵性。

  这样的武学境界,就被称为“意境”。

  道基,有混元道基与普通道基之分。

  其中,普通道基就是依循前人之法凝练,虽然也分三六九等,但归根结底还是他人之法。

  而混元道基却不同,乃是修士总结自身修行经历凝练而来。

  在威力上,或许混元道基会稍逊于顶尖的普通道基,但论潜力却是甩开后者不知几千几万里。

  顶尖的普通道基,本身就是某位前辈所铸就的混元道基。

  依照前人法门铸就的道基,能够发挥出原版的七八成威能就已经算是了不得了。

  可以说,能否铸就混元道基,是衡量一个修士未来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标准。

  掌握的意境级功法越多,就越是有可能铸就混元道基。

  这位李师弟才入学不到两个月,怎么就将武功练至意境了?

  难道是世家?

  又或者……是那种真正的怪物?!

  伴随着心火的缓缓褪去,李余宁的心念也渐渐落下,从武学的感悟中退出。

  他这才猛然发现有人在一旁直直地盯着自己:“孟师姐?”

  孟新柔眼中带着别样的光彩,将心中的种种猜测放下,笑呵呵道:“李师弟真人不露相,不声不响之间竟然掌握了一种意境。”

  李余宁摇了摇头:“准确来说,只是半种,我这意境并不完整。”

  《龙虎大擒拿》这一门武功,他机缘巧合之下借着星灵血龙髓的龙意初步掌握了意境,但的确不完整,他只明悟了“龙”,但“虎”却还没有见到影子。

  孟新柔咂嘴道:“意境朦胧,入门最难,若是入了门,彻底掌握也不过是时间问题,李师弟未免太过谦虚了。”

  李余宁将尸傀收了起来,收起装着棺材的卷轴,迷惑地看着孟新柔:“夜深了,孟师姐还来天台做甚?”

  “你练武的动静不小。”

  李余宁愣了愣,随后讪讪一笑:“这个……是我孟浪了,还请师姐恕罪。”

  孟新柔摆了摆手:“罢了,也亏你现在境界不高,要是再高点,天花板都要被你震穿,下次注意一点就是了。”

  李余宁点了点头:“我明白了。”

  “对了,李师弟可加入了什么学社?”

  “学社?”

  李余宁想起来了,不久前,同楼的班好夷也还曾邀请过他加入所谓的“宿心学社”,不过当时他拒绝了。

  他的想法一直没有发生变化:“倒是有人邀请过,不过我平日里修行时间紧得很,没有加入的打算。”

  孟新柔闻言,也知道李余宁志不在此,感觉有些可惜:“学社还是不错的,平日里活动多多,多与同学交流说不定能有额外收获,你师姐我就是十强学社之一的‘灵飞学社’成员,你要是什么时候想加入了,就给我说一声,随时欢迎你。”

  李余宁点了点头:“多谢孟师姐。”

  “下次修行去专门的演武场、演武室,不要在楼顶了。也就是步师姐去疗伤了,你要是惹到了她,小心挨劈。”

  李余宁想起不久前的宴会上,步秋珊那断臂的凄惨模样,不由得打了个寒颤,急忙点头: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

  ……

  “晋?”

  李余宁看着玉环光幕上的字符解析,挠了挠头。

  玉环的光幕上投影出来的,正是他镇压龙意所凝练的那个字印,伴随着他对意境的进一步领悟,这个字印又一次闪现。

  这一次,李余宁将之记了下来。

  根据念网的识别,这个字是近古时期的“晋”字。

  关于这个字,李余宁首先想到的是近古时期的人道皇庭。

  近古时期的人道皇庭便是“晋”,史称“大晋皇庭”。

  这是一个由上古最后一位金丹真人“太初武帝”所创的封建皇庭,统治半个道界近二十万年。

  上交《镇龙凝星神拳》的夏家,在近古之前是大晋皇庭的王侯世家,史称“镇龙王府”。

  《镇龙凝星神拳》之中的“镇龙”二字便是由此而来。

  大晋皇庭王侯贵族流出的《镇龙凝星神拳》凝练一个“晋”字,倒是情有可原。

  不过,这在时下仙盟统治的年代,稍微有些不正确。

  云沧夏家向来以坚决拥护仙盟统治著名。

  第一个附合仙盟成立的世家大族就是夏家,第一个将家传绝学上传仙盟藏书馆的世家大族也是夏家。

  甚至每年道界派遣征讨异域的军队中,由世家子弟编制而成的“宗士军”,夏家子弟所占的人数也是最多的。

  出钱出武学还卖命,夏家对仙盟真可谓是忠不可言。

  若非夏家历史清晰可查,恐怕都有人怀疑道圣、剑仙是夏家的先祖了!

  不然,作为世家中堪称顶梁柱的夏家,何必要在仙盟发展中发挥如此强大的主观能动性?

  李余宁在念网上查找了半天,也没有弄明白这个“晋”自到底有何含义。

  有财力炼化星灵血龙髓这等宝药的修士毕竟是少数,而同时还能够修炼《镇龙凝星神拳》的修士就更少了,基本都是夏家子弟。

  这种情况下,指望从公共念网中找到答案,就有些异想天开了。

  李余宁也没有多在意。

  这种经过层层筛查才被录入仙盟藏书馆、用于道校弟子教学的绝学,不可能会埋坑害人。

  他干脆放弃了查找,盘膝开始吐纳灵机起来。

  方才服用木炎精元丹,他的元气修为增长了不少,转化为剑气之后,如今已经能够覆盖肉身近八成。

  《龙虎大擒拿》在四十年感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,领悟意境,并没有让李余宁心情有多少浮躁。

  恰恰相反,他更加紧迫地投入到元气修行当中。

  与樊书颖短暂的接触,让李余宁清楚地知道,他与那些世家子弟的差距或许比他想象的还要大得多。

  毕竟,真正顶尖的世家子弟甚至不会进入道校学习,而是走特招、专项计划之类的路线,那样的人物,李余宁连见识一下的资格都没有。

  修行之道,一往无前。

  李余宁虽然抱着求长生、长见识的想法在修行,但也并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落于人后。

  时间一晃,便到了周六。

  这几天里,李余宁将剩下的一枚木炎精元丹炼化了,随后的时间就是每天服用淬元丹吐纳灵机、提炼元气,他的元气修为也因此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
  他在养元境界的种种关隘早就被日益精进的剑气打破,现在的修行只是在单纯的壮大本命元气罢了,自然进境迅速。

  一大早,李余宁没有在云船上修行,而是直接到了沧灵山,进入了自己常用的演武室中,取出了今早出门在街边小摊处购买的木剑。

  李余宁自然是会点剑术的。

  不说脑海中《碧霄剑游真法》这种侧重“御剑”的真法,给如今的李余宁一门剑术秘籍,要不了两三天,他就能练得有模有样。

  事实上,如他这般将《龙虎大擒拿》这种武功练至意境层次的修士,只要不是太过高深的兵器法门,入手后都能快速入门然后熟练。

  毕竟,兵器本质也就是拳脚的延伸罢了,熟练了拳脚之后再熟悉剑法招式,自然是手到擒来。

  这也是李余宁一直以来都侧重于修行拳脚武功的原因所在。

  当然,刀枪剑戟若能修习至高深处,威能也是极高。

  考虑到自己接下来的打算,李余宁还是觉得自己再练一练剑术,免得到时候露馅了。

  李余宁手头上的秘籍并不多,与剑法有关的,《碧霄剑游真法》算半部,此外就是步秋珊所赠的《碎念分剑诀》了。

  正好,他虽修成了一心二用,但配套的剑法却并没有深入研究过,如今正好就演练这一门剑诀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